日期:2023-08-08 01:05:32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航亚科技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资料图)
(一)所处行业发展情况1.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零部件行业a)国际航空发动机领域:2023年全球航空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并保持增长趋势,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统计,截止2023年5月,全球航空行业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39.1%,恢复至2019年的96.1%。6月6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宣布调整航空业2023年前景展望,预计行业盈利能力将会增强。根据波音公司预测,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不同地区联系加强及航空客运渗透率继续提升,未来航空出行需求将会稳步提升,预计2021-2040年全球民用航空客运量复合增速4.0%。公司主打产品配载的Leap发动机在单通道机型中的比例持续上升,并且随着C919订单量的增加,公司为Leap-1C的供货量也在增加。b)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航改燃)领域:从民用航空发动机板块来看,根据波音公司《Commercial Market Outlook2021–2040》预测,全球民用航空机队规模将超过4.9万架,其中,中国、欧洲、北美和其他亚太国家将各自占据新飞机交付量的20%,预计2021-2040年我国航空客运量年均复合增速为5.0%。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预测,到2040年中国客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价值约9万亿人民币。具体到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将保持长期持续增长趋势。未来20年,预计中国航空发动机总交付量将达到15000台,市场价值达2600亿美元。2022年,中国政府推出《“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全面开始多领域民航强国新征程;同时,提出2030愿景目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其中就包括民用航空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对民用航空工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航空零部件行业的较快发展,我国两机专项以及飞发分离为航空发动机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新的体制机制对于民企来说是重大的发展机遇。2023年5月,首架C919顺利完成从上海虹桥机场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班,随后常态化执飞沪蓉线,国产大飞机已经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配套的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也在不断加速,中国民航制造业将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从防务类航空发动机板块来看,需求主要来自于国防装备的生产研发及维护,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竞争以及发动机改装和更换计划是防务类航空发动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我国军机在数量上及代际结构上仍然有很大空间亟待填补,正在快速形成一二代机加速淘汰、三代机批量稳定交付、四代机研制和五代机预研加速的局面,在军机订单加速及换代升级的带动下,新型军机装备需求逐步扩大。随着新机型的持续研发、定型批产和后续列装,进一步刺激对应发动机零部件需求,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中国航发集团大力推进“小核心、大协作”的改革,对于有能力承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的企业来说发展前景较好。从燃气轮机领域来看,长期以来,中国燃气轮机市场基本被美、德、日三国所垄断。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装机规模增长迅速,2016年至2021年新增装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18.06%。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要进一步推进燃气轮机技术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推进燃气轮机国产化进程,目前我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率还较低,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燃气轮机制造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2.医疗骨科植入锻件行业根据OrthoWorld统计,2022年全球骨科市场规模555亿美金,同比增长3-4%。2023年预计是手术量逐步恢复的一年,全球骨科市场有望回到正常的增长轨道中。从区域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以产品升级换代为主,市场规模庞大,增长稳定。国内市场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均收入水平增加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全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持续增加,医疗器械消费支出亦得到进一步增加,各细分领域体现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国家集采落地,借助国家政策支持和国内市场扩容的机遇,国内头部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提升,骨科材料行业加速向头部优势企业集中。(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专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植入锻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转动件及结构件(整体叶盘及整流器、机匣、涡轮盘及压气机盘等盘环件、转子组件等)、医疗骨科植入锻件等高性能零部件。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1、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公司客户包括法国赛峰、美国GE航空、英国RR、中国航发集团等国内外主流航空发动机厂商或国内发动机设计院所。国际业务上,公司已先后成功研制多型民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以精锻技术实现压气机叶片规模量产并供货于国际领先发动机厂商。国内业务上,公司主要以支持中国航发集团整机研制和零部件专业化配套为主,深度参与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参与国产主流在役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批量化生产配套,以及多个先进新型国产发动机预研型号的零部件研制和组件集成任务;并牵头承担国家级航空发动机科研项目;同时不断强化体系保障和产品成本优势,逐步导入轻型燃气轮机新业务。公司具备直接供货所需的资质,在产业链中属于成品零部件供应商,处于产业链的中游,直接向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整机制造商销售叶片、转动件及结构件等关键零部件,上游包括原材料、铸锻件及毛坯件以及辅助材料、加工设备供应商。公司具有生产能力的产品如下所示:公司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产品示意图2、医疗骨科关节领域公司医疗关节植入锻件是骨科人工关节的半成品工件,客户采购后进行一系列加工及人体植入适应性医疗表面处理,最终形成能植入于人体的医疗骨科关节。由于医疗骨科植入锻件与航空发动机精锻叶片在材料及锻造环节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上相近,因此,公司依托先进的航空锻造技术与工程实力进入医疗骨科植入物锻件领域,主要产品包括人工髋关节-股骨柄、人工髋关节-髋臼杯、人工膝关节-胫骨托以及人工创伤类-骨板等。公司医疗骨科关节植入锻件产品示意图(三)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模式,采取聚焦核心战略客户的销售策略,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工艺设计、特性验证和产品生产。公司需要通过航空及医疗的质量体系认证,取得客户的供应商资质、特种工艺资质等认证后,才能正式向客户提供产品并批量供货。2、采购模式公司由采购部统一对外采购。执行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制度,设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供应商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采购供应环节的流畅运行。公司采购主要包括:金属棒料、盘件及机匣毛坯件、成附件、工装、辅料以及工序外协服务等。对于金属棒料及毛坯件等主要原材料,公司根据航空发动机及医疗骨科关节国际客户较高质量标准的要求,为了保障最终产品质量,按照行业惯例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由公司按照“以产定购”的原则从名录中选择原材料供应商。航空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客户(主要为赛峰、GE航空、罗罗等)对供应商的主要原材料采购进行“穿透管理”,即公司需从客户认定的合格供应商处采购棒材原材料,例如维斯伯、ATI Materials、TATA、TIMET等,相关供应商遍布亚洲、欧洲与美洲,公司选择余地较大。公司对质量、价格等因素综合比较后在相关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具有自主性,不存在客户指定单一供应商的情形。对于委外协作服务,公司积极建立完善的配套供应链,将部分技术难度较低或出于成本效益考虑的少量粗加工生产及不常用特种工艺生产环节(如等离子喷涂等工艺),委托给外部供应商完成。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1)产品生产由制造部门根据市场部门提供的订单提出领料申请并组织生产。制造部门根据工程技术部门所形成的工艺规程定岗、定机、定人进行生产。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并通过客户审核的标准作业规范,包括生产工序、工艺参数、设备功能及参数、刀具夹具或模具类型及参数、质量异常管理、人员资质等均严格固化并严格控制。公司各个生产环节按照固化的工艺流程、作业文件、加工检测程序、操作指导卡等生产标准严格执行。国际客户一般向公司派驻客户代表,对公司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及支持,保障产品质量。除公司自行生产外,基于产能、经济因素等考虑,公司将部分粗铣、线切割等粗加工工序以及等离子喷涂等特种工艺采用工序外协模式生产。(2)工艺改进针对航空高性能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高标准与高要求,公司通过持续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以提升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并通过积累的生产数据持续进行工艺改进迭代。针对压气机叶片、医疗骨科植入锻件生产过程中“多种类、小批量”特点而频繁换型换模具导致前置工序过长的生产瓶颈,公司基于对生产工艺流程中所积累的生产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及MES系统,实现了产品自动化的快速换型、换模,提高了生产效率。公司结合技术研发及制造经验积累,以生产数据为基础,贯通“工艺设计、测试验证”等环节,对工艺进行持续改进。如:对历史生产、实验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将制造工艺数据、产品测试结果与生产过程中的批产数据不断互相分析、比对,持续优化生产工艺路线,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批量高质量、高性能零部件的制造需求。4、研发模式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为主的研发模式。(1)研发类型公司的工程技术研发主要包括同步设计(CPD)和产品工艺设计两类。同步设计是围绕发动机整机设计要求,从零部件的材料、工程制造技术、性能测试等方面进行同步研发,也是对零部件设计特性要求、工艺的完整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成本进行验证的过程。目前公司与中国航发集团多个发动机设计所、中国航发商发等开展了多个型号发动机的叶片、整体叶盘、机匣及盘环件等关键部件的同步设计研制工作。产品工艺设计是围绕客户已成熟、已验证批产的产品,由公司按照工程设计流程和工艺规范,对产品的设计特性进行工艺验证,是在成熟工程设计基础上对不同零部件进行工艺验证并完成产业化的过程。(2)研发流程公司由技术中心负责科研项目的统一管理、由产品经理向技术中心提出立项申请、由科技委负责项目批准。具体研发项目的实施则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开展,技术中心对科研项目进行定期检查。科研项目研发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需及时完成《科研项目验收报告》,提交技术中心组织评审验收。产品的工艺研发,须严格按照产品研发体系要求,开展产品策划、工艺试验、工艺评审、产品测试、首件鉴定、质量评审等相关工作。产品工艺研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包括试制阶段、先锋批阶段与首件包认证阶段,并在批产后持续进行工艺改进。其中,试制阶段将针对关键工艺工序开展工艺试验并验证,解决设计符合性问题,并确保验证后零件符合设计特性要求;先锋批阶段将通过对关键工序进行制程能力(CPK)评估,验证工艺稳定性和可靠性,精准核算工艺成本;首件包阶段将由客户对产品进行符合性验证,对工艺及关键工序进行固化,以实现后续产业化生产。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公司的热处理、化学处理、无损检测、表面强化、金属材料制造(锻造)等五大类特种工艺已取得NADCAP认证,掌握了较为完整的特种工艺体系,同时也取得了赛峰、GE航空、罗罗等客户的认证,实验室通过国家CNAS认证,标志着公司特种工艺技术及管控水平已满足国际航空领域特种工艺的质量要求。正在开展惯性摩擦焊接的设备验证工作,其中夹具设计制造验证、焊接参数初步迭代试验等工作已初步完成,待进行全尺寸模拟试件焊接工作。标志着公司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向新技术领域的迈进。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截止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32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累计授权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3.研发投入情况表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系研发项目同比变化所致。4.在研项目情况5.研发人员情况6.其他说明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65.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0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98.60万元,同比增长352.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13.49万元,同比增长361.34%。报告期内,董事会加强对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风险与机会的研究,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经营能力与资源情况,指导管理层继续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大对未来重要业务领域的布局拓展,把握利用好市场机遇,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围绕未来业务发展主线推动科学技术资源能力的提升,如增加新型焊接等技术能力的投入与建设,强化企业的科创属性。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均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分业务来看:(一)国际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业务公司持续巩固自身竞争优势,不断增强与客户的粘性,逐步扩展产品品类和业务范围。随着全球民用航空运输的迅速恢复,LEAP等新一代发动机的需求不断增加,去年公司国际业务已经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恢复态势,今年上半年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国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3.79%,预计全年国际业务交付量将达到历史新高。上半年,公司LEAP发动机叶片业务交付量稳定增长,当期累计交付赛峰压气机叶片近40万片;GE项目进入小批量生产,逐步贡献经济效益;6月,公司又与赛峰客户签署了全新项目的长期合作协议。(二)国内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国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68%,国内业务正在转向高质量增长。从去年开始,公司不断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一方面,加强与航发系统内主制造商的战略协同合作,响应其新一代发动机机型的快速发展需要,做好配套协作,在配套过程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聚焦零件专业化战略定位,优化科研与批产、组件与零件业务比重,有效提升重点型号零件市场占有率。上半年,国内业务结构已经明显改善,预计全年组件及研制类产品占比显著降低。随着国产新一代发动机逐步进入量产爬坡阶段,零部件的配套协作需求持续增长。在商用发动机业务领域,公司致力于四大类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配套,凭借国际业务已取得适航认证的优势,在满足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适航要求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受产能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公司原有的航改燃轻型燃气轮机零部件(各类盘环件等)业务一直占比较小。随着募投项目逐步建成投入使用,公司借助体系保障和产品成本优势,积极拓展轻型燃气轮机(航改燃)业务。上半年,公司与国内知名的燃气轮机用户建立合作意向,下半年将会逐步导入新型号的燃气轮机关键零部件产品。(三)医疗骨科关节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医疗骨科关节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26%。2022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加速了进口替代,国内市场需求量增加,公司进一步挖掘市场机会,成功开发新客户业务,同时已有重点客户订单持续增加;国际业务方面,公司加大力度、持续开展国际市场调研和拓展工作,已获得多个国际客户的询价需求或已达成首次合作,公司医疗业务前景持续向好。强劲的市场需求拉动,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产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3年上半年,董事会带领公司持续走好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正视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管理薄弱点,努力提质增效,加大对干部、员工成长的管理投入,以满足质量要求和满足交付要求为前提,向管理要效益。(一)落实产能规划,推进资源能力建设公司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产能扩大项目中规划的压气机叶片车间,按照建设进度规划稳步推进中,随着后续新产线逐步运行,人员招聘培训、技术验证及相关资质获取等具体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落实。下半年,公司将策划逐步开展整体叶盘类产品新车间的搬迁安排、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并加快推动研发车间规划建设,截止6月底,公司与设备供应商共同开发研制的惯性摩擦焊接设备已完成了系列工艺验证,即将进行设备预验收。同时,贵州航亚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技术及生产能力建设、团队凝聚力建设,已经启动二期投资规划,继续加大资产及管理投入,以满足客户的跨越式发展要求。(二)加强管理投入,提升管理绩效组织运营管理增效。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组织运营管理咨询项目,合理设定年度经营绩效目标,建立健全公司激励考核薪酬体系,将完成全年经营目标的执行情况与各类考核、评价挂钩,使个人与公司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共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打通全面绩效、薪酬激励、人才发展、培训管理体系等多个方面,系统优化和改善公司的内部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竞争优势。建立专业化生产线。叶片批产和研发产线独立运行,批产产线专注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充分挖掘产能,并持续推进技术迭代、提高产品合格率,上半年叶片批产线良品率综合提高6.5个百分点;研发产线专注高效的产品开发试制,提升工艺质量,提高过程稳定性和技术成熟度。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正式启动新一期的精益管理项目。深化领导力,管理层作为精益文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带头实践者,系统部署、统筹推进精益运作体系。做实现场力,搭建现场管理作战室以及有效的运营会议地图,实现MES智能制造系统应用升级,持续完善数字化运营、计划体系;同时建立制造符合性检查规则并有效运营,推进落实标准化作业,不断优化作业流程,促进持续改进。赢得生产力,以现场力工具为实现路径,并不断加大精益班组建设,夯实精益执行层能力。上半年,借助精益管理工具,公司显著提高出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扎实提升质量绩效。围绕2023年质量工作目标,统一部署、突出重点、确保实效。上半年,公司开展了各类培训及质量学习班等,筹划实施“质量月”等活动,提升质量意识、强化质量认知。通过建立质量积分制度、量化产品质量评价方式、推行制造符合性分层检查、重点解决工艺质量、强化过程控制等一系列举措有效落实质量目标。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改善产品业务结构,继续落实质量第一的经营要求,借助精益管理提升运营能力。关注团队成长,持续激发组织队伍活力,提高组织绩效。三、风险因素(一)核心竞争力风险1、技术开发风险客户不断研发新的发动机型号或新的零部件型号并提出新的设计要求,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公司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开发。由于从技术研发到批产过程需要大量投入且耗时较长,如遇到研发进度缓慢、技术成果转化不利等情形,公司将无法如期获得预期收益甚至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对公司发展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2、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公司所处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需要大批掌握材料精密成型、精密机加工、特种工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对于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快速试制具有重要影响,并对现有产品的持续稳定量产产生重要作用。鉴于技术团队的稳定性对公司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未来公司技术人才发生较多流失,而又未能及时接替或补充,公司的新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二)经营风险1、质量控制风险公司产品为“两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植入锻件,客户对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安全性有严苛要求,因此需要供应商在各关键环节均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安排。由于“两机”关键零部件及医疗骨科关节产品生产工艺较复杂,维持稳定的产品质量需要各环节严格的质量管控和检验,若某一环节因控制不当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会损害公司声誉和品牌形象,并对市场拓展、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交付不及时的风险公司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客户交付要求,将会导致订单流失、赔偿客户损失,甚至失去客户,对公司生存和发展非常不利。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钛合金、高温合金等,近几年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果又不能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将会降低,给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司努力通过设备升级、工艺改进、管理提升等方式加强生产环节控制,并通过跟踪原材料市场波动,适时增加或减少储备,以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的不利影响。4、客户集中度风险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中,航空相关业务的占比为89.13%,医疗相关业务的占比为10.87%。报告期内,公司向航空业务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为22,026.58万元,占当期该类业务收入比例为97.44%。公司向医疗业务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为2,486.67万元,占当期该业务收入比例为90.19%%,两大业务领域集中度均较高。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对关联方中国航发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工厂销售额较大,销售收入为9,981.37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39.35%%,未来关联销售比例可能上升。如果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主要客户或终端飞机制造商因自身经营状况恶化或受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国际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而出现需求大幅下降,或下游医疗器械厂商对公司的采购需求出现下降,公司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三)财务风险1、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及应收票据增加风险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为18,483.33万元,较年初增加17.53%,应收票据金额为3,857.12万元,较年初减少11.20%。公司国内航空业务结算周期较长,以商业承兑票据结算为主,公司销售回款速度慢,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规模较大。虽然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产生与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有关,且应收账款在一年以内账龄占比96.27%,账龄结构良好,且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总体而言信用风险较低。但若主要客户经营情况、结算方式等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仍可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发生逾期、进一步延长应收账款回收周期或发生坏账,从而给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已按相关会计准则计提了坏账准备,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控力度,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促进公司资金良好运转。2、存货跌价风险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金额为15,519.74万元。公司目前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存”的原则进行原材料采购,期末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及库存成品,公司主要存货均有对应的销售订单。因此,若因内外部因素导致公司产品无法正常销售,进而造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经营现金流将受到不利影响。3、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变化、各类成本管控、市场竞争程度、技术更新换代、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如果未来上述影响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如果公司无法长期维持并加强在技术创新能力和工艺水平方面的竞争优势以获得较高毛利水平,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四)行业风险目前,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领域进入门槛高,国内竞争者数量不多。但是,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未来社会资本可能会持续进入该领域,国内竞争对手可能突破技术、管理、资金等壁垒,公司可能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五)宏观环境风险1、汇率波动风险公司在出口产品、采购部分原材料时使用美元进行计价和结算。报告期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日趋市场化及复杂化,受国内外经济、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为12,231.61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8.23%,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发生不利波动,则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经济环境风险行业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及政策密不可分。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政策的变化,如:俄乌局势走向、国际能源紧张等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公司产品的销售和收入的增长。(六)其他重大风险2020年12月21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在《出口管理条例》中新设军事最终用户清单(Military End Users or Military End Uses,简称“MEU清单”),航亚科技被列入此项清单。受此项清单影响,公司与美国客户的技术交流(产品图纸、技术标准),以及从美国进口特定产品需获取美国政府许可证,2021年初GE公司就与我司合作的业务向美国商务部成功申请到许可。目前为止,公司国际业务尚未受到实质性影响,但若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发生不利变化,业务的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国际业务开展及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一)核心竞争力分析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科研攻关任务,具备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所采用的精锻工艺,是现代国际主流航空涡扇发动机制造商普遍采用的压气机叶片制造工艺;公司掌握了不同材料规范在制造各类叶片、整体叶盘、机匣、涡轮盘等零部件的先进工程制造技术以及各类特种工艺,形成了丰富的工程技术能力,掌握了模具逆向设计及逆向制造、叶片前后缘自适应抛修、复杂曲面快速测量等多项核心技术,并掌握了涉及热处理、化学工艺、表面强化等20余种特种工艺技术。凭借较强的工艺技术实力及过程管控能力、快速的技术开发响应能力、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国际项目产业化实施经验等综合优势,公司与航空发动机及医疗骨科关节领域的国内外主要客户群建立了深入、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公司依托现有客户认可及良好品牌形象,在行业内拥有了良好的声誉,建立了较强的国内外客户开发能力,覆盖了赛峰、中国航发集团、GE航空等国内外主流航空发动机厂商或国内发动机设计所。在医疗骨科关节领域,公司也是强生、施乐辉、威高骨科、爱康医疗等国内外知名的医疗器械厂商的合格供应商。公司稳定可靠的产品品质、工艺、交期、服务响应能力等得到了行业主要客户广泛认可,与客户形成了较强的合作粘性和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同时,公司与客户的深入合作关系也保证了公司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情况及设计、制造需求,提早针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针对性的布局及储备。在体系认证方面,公司均通过了两个业务领域主要客户的供应商资格认证;陆续取得了BSI(英国标准协会)ISO13485医疗质量管理体系、BV(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AS9100D叶片制造、转动件及结构件精密加工认证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特种工艺认证方面:公司的热处理、化学处理、无损检测、表面强化、金属材料制造(锻造)等五大类特种工艺已取得NADCAP认证,同时也取得了赛峰、GE航空、罗罗等客户的专项特种工艺认证,标志着公司特种工艺技术及管控水平已满足国际航空领域特种工艺的质量要求。供应商资格认证、质量体系及特种工艺认证等多种认证构成了公司重要竞争优势之一。公司通过持续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实现智能制造和精益制造,以提升生产效率。公司通过将自动化制造、数字化与检测技术相结合,与良好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绑定,完成车间生产流程、MES智能制造系统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的高度集成,实现排产自动化、产能智能化分析、流程无纸化等多个智能系统集成,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化制造水平在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业处于领先位置,建立了公司生产效率优势及快速反应能力。公司拥有具备丰富行业经验及专业背景的管理团队,以公司董事长严奇为代表的核心管理团队,均具有大型国企或相关上市公司多年的管理、生产和技术经验,在战略、研发、运营、生产、质量、市场等方面配备了专家型管理人员,管理团队分工协作,形成了专业高效、稳健进取的管理风格。公司拥有各类不同专业学科背景(如材料学、气动热力学、结构力学、控制理论等)的高素质人才。基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和专业化发展路径,公司采取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并举的方式,持续加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梯队,服务于公司长期持续发展。标签:
下一篇:最后一页